三立新聞網 記者陳韋帆/台北報導

買房「房貸」一定會過?擁經紀人、地政士雙執照、台灣房屋明湖加盟店專案經理陳政宇接受《三立新聞網》獨家訪問表示,其實許多人都以為自己有能力買房,且房貸一定會過,實際上到了銀行端,就不是這樣了。

 

陳政宇分享案例,2019年時,內湖有一對母女,母約6旬、女兒大約25歲,想要購買一間20坪房子,買賣雙方談定價格約千萬後,相約3天後支付頭期款。談定後的隔天,母女突然告知,買房的頭期款300萬,要用原本就持有的舊房子貸款支付;陳政宇協助過程,銀行端告知母女並無工作,也就是「無債還能力」,所以舊房子貸款的部分無法承做,結果這個原本已成交的案子當場破局。

 

陳政宇解釋,許多人以為自己手頭擁有相對資金的不動產,但銀行端最重視的是兩大項,一、信用評分,二、債還能力。「信用評分」指的是,貸款人手上是否有其他貸款、循環利息等問題,最常見的就是信用卡金額未繳清,循環利息造成「信用評分」不足,就會被打退票。

 

「債還能力」指的是有無工作、還款能力是否足夠,以這對母女為例,或許舊房子有等價的價值,但對銀行而言,如果借款人債償能力不足,導致抵押物需要被法拍,至少也要1~2年時間才能取回現金,銀行並不願意做這麼沒有「效率」的事情。

 

當然也有特殊個案,例如是名人,例如郭台銘、周杰倫等人,即使退休了,依舊擁有一定的資產,銀行當然樂意借貸,甚至可以拿到相當優惠的利率與成數,不過回歸原點,那是因為他們不會有「還不起」的問題。

 

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也表示,銀行承做房貸評估抵押不動產的價值之外,最重要的也是申貸人的條件,尤其工作穩定,例如公務員或是百大企業員工,除非個人信用不佳,否則對於銀行端都認定為「優質客戶」。

 

實務上常見,一些執行承攬工作的業務,或是無底薪的接案工作者,雖然年收入高,但是月收入不穩定,也不利於申請房貸,因此非穩定工作的購屋者,應該先跟銀行溝通,了解自己的貸款條件,方便正確評估購屋能力。

 

文章節錄自三立新聞網獨家報導

 

暫無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